哈啰出行获网约车牌照,与滴滴多赛道竞争能否破局

“作为一家创业公司,长期来说会考虑IPO,但目前哈啰出行仍存在高速发展阶段,在这方面没有明确的时间表。”即便如此,但在哈啰总裁李开逐看来,如果有机会的话可能会在科创板上市。

近日,李开逐表示哈啰已经进行市场,并且获得了郑州的网约车牌照,这意味着哈啰不仅可以为其他的网约车品牌提供一个入口渠道,还可以自己招募,成为一个像滴滴一样的自运营的网约车平台。

哈啰出行获网约车牌照

盈利难题待解,哈啰运营网约车不易

在2018年9月份,哈啰单车成为哈啰出行,从单一的共享单车业务转向出行平台;此次取得牌照也意味着哈啰多了一份官方背书,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和其他企业展开竞争,但有了牌照就能决定哈啰未来的发展呢?显然不是。

网约车作为时代的新产物,受到资本追捧是不争的事实。但随着狂热的资本退潮,出行增速的平缓,网约车的盈利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。

在国内出行行业,滴滴是当仁不让的霸主,根据数据显示,滴滴目前拥有的用户达到了4.5亿,服务于全国400个城市,日订单量超过2500万,即便一家独大,也没能改变滴滴亏损的事实。

从2012年到2019年间,滴滴共获得15轮累积总额超过235亿美元的融资,而亏损额随之扩大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仅仅在2018年间滴滴的亏损额就已经了109亿;程维也曾表示,“滴滴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把追求盈利作为重要目标。”

尽管柳青在今年表示滴滴已经实现了盈利,但并未出具具体的盈利数据;在全球出行行业冷却的疫情期间,Uber等行业巨头陷入巨亏的背景下,滴滴这样的盈利显得有些微妙。从另一方面看,用6年390亿元的亏损换来利润的小幅增长也很难赢得资本市场的信心。

而哈啰出行在自运营方面不过是行业小白;网约车市场拓展到今天早已趋于饱和,滴滴、曹操、等具有较强的竞争力,更何况不同的地区可能还存在本土化的网约平台;对于一个既烧钱又是红海的市场来说,即便拥有了牌照,哈啰恐怕也不敢轻易入局。

没有独有的创新模式,单纯依靠政策就想要在网约车市场分一杯羹似乎是天方夜谭,想要撕裂现有的网约车市场格局,正如李开逐所说的那样,“具体怎么做还要探索和酝酿。”

多赛道业务重合,与滴滴终有一战

除了在专车模式上可能和滴滴产生竞争外,货运市场也是两家企业战火交集的地方。

滴滴入局货运,是形式所迫,也是为了多元化拓展业务圈。在货运市场蓬勃发展的状态下,滴滴的入局也能够依托本身的网约车优势与国家政策的支持,为滴滴站稳脚跟提供基础。

而哈啰成立货运品牌“哈啰快送”的时间与滴滴相差不多,目前也已经在广东的东莞和佛山两个城市测试上线,主打中短距离的物流配送,基本可以保证当日送达。

与滴滴招募司机的行为不同的,“哈啰快送”主要由顺风车车主和网约车司机来完成配送,减少了运营上的成本。虽然目前两者都处于刚起步的初阶阶段,但既然是同一块蛋糕,肯定离不开竞争的可能性。

共享单车这条老赛道是滴滴与哈啰之间绕不开的劫。青桔背后站着滴滴,并且在4月接连完成两轮共计10.5亿美元的融资;哈啰背靠阿里巴巴,也曾宣布预计到2020年将会实现整体盈利的豪言。

共享单车看似风平浪静,不过是沉淀过后的巨头博弈;发展到现在的阶段已经不是光靠资本就能够决定的,效率和技术才是下半场比拼的决定性因素。除了单车之外,电单车也是二者发力的重点。

在今年4月份滴滴公布的“0188”战略中,两轮车业务扛起了“最后两公里”的大旗,也成为今年青桔着重发展的方向;在这方面,哈啰显然比滴滴提早布局,早在2017年9月就推出了“助力车”,目前已经进驻全国320个城市,占据70%的市场份额。

不管从哪方面来看,滴滴与哈啰在多个赛道都有重合,将来的竞争也势必更加激烈。同时哈罗的野心绝不在于仅做一个出行平台,在杨磊看来,“一个以出行为基础的生活服务平台”才是哈啰的未来形态。

而滴滴除了出行之外,也在生活服务方面进行了频繁的探索,与哈啰的布局也多有重叠,这也让二者之间的未来离不开彼此的竞争身影。

从出行到生活服务,背靠阿里的哈啰面临美团和滴滴两个强力竞争对手,未来走向为如何呢?可持续关注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