让出行更安全更环保更智能 网约车寻找“新增量”

近年来网约车快速发展,有效缓解人们“打车难”的问题,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,同时也带来大量就业岗位。目前,网约车行业正朝着规范化、精细化方向迈进,、智能驾驶成为发展新趋势。

  为“稳就业”赋能

 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(CNNIC)发布的第45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20年3月,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.62亿。随着中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,网约车的订单越来越红火。

  “最近叫车的订单数量已经恢复到去年底的水平,刚才我还打算先歇会儿去吃个午饭呢,没想到一个订单还没结束,已经提示我去下一个地点接乘客了。”北京市某网约车平台郑师傅说,今年7月份以来,随着居民外出频率明显回升,网约车需求也在逐步增长,每天接单量明显增多。

  李师傅是今年新入行的一位“70后”网约车司机,他原本做小商品生意,但近几年不太景气,索性开起网约车养家。

 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发布的《中国网约车新就业形态发展报告》显示,网约车新业态已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,带动大量劳动力投入其中。与传统就业方式不同,网约车等新就业形态更具灵活性和自主性,对增加就业机会、帮扶困难群体就业作用明显,是实现稳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。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4月底,全国共发放网约车运输证95万余张、网约车驾驶员证208万余张。

  瞄准多元出行场景

 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今年7月颁布《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》,鼓励共享出行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和商业模式创新。

  目前,许多网约车平台瞄准多元化的出行场景,不断寻求“新抓手”“新增量”,以提升用户的出行体验。例如,出行日前将拼车业务升级为独立品牌“青菜拼车”,并推出定位年轻用户市场的新业务“花小猪”,还启动本地生活服务,包括跑腿业务、同城货运、旅行服务等;首汽约车也推出“场景会员”体系,通过餐饮、购物、教育、酒店等出行场景连接用户需求;曹操出行上线代驾业务、金融服务,涉足包括外卖配送在内的各类同城即时配送业务,还为用户提供租车服务;哈啰出行也上线哈啰快送,主打中短距离即时配送。

  不仅在一二线城市精细化运营,网约车平台也开始挖掘三四五线城市,抢占下沉市场的发展空间。专家认为,不管是在哪类城市、提供哪种出行服务,网约车平台都要抓住消费者的需求点,思考如何在特定场景下提供个性化的和服务,立足差异化,这样才利于企业本身的突破成长和行业有序发展。

  “电动浪潮”涌来

  随着政策推动和新能源车普及应用,网约车正持续加快纯电动化步伐。全国多地要求新增或存量网约车转变为新能源汽车:深圳等规定2020年底网约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车;广州、东莞、佛山、海口、昆明、大连、沈阳等地规定新增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。

  自动穿越隧道、避让障碍物、刹车避险、自动转弯和停靠……5G、AI、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发展,使得移动出行的车辆越来越智能化。上海智能网联汽车规模化载人示范应用日前启动,滴滴出行首次面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服务;百度也在湖南长沙推出无人网约车服务,首批共投入45辆无人车进行试运营,每辆车均配有安全员,不设里程限制;广州市首批20辆自动驾驶网约车也正式投入运营。

  业内人士指出,未来交通出行将在交通基础设施、出行交通工具和共享出行3个层面发生智能化变革,电动汽车和智能驾驶将是交通工具变革趋势。

  把好安全“方向盘”

 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须加强监管,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。回望过去几年,安全问题时刻为网约车平台敲响警钟。为此,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日前发布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公司安全运营自律规范》团体标准和《私人小客车合乘信息服务平台公司安全运行技术规范》团体标准,结束了此前网约车、顺风车市场标准模糊、规范缺失的局面。

  此次出台的两项安全标准涉及行程分享、110报警、紧急联系人、行程录音、号码保护等基础性安全功能要求。同时,为确保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与合理处置,标准规定平台应在接到安全投诉后24小时内处理且5日内处理完毕,应设立线上调证机制,确保7×24小时对接警方调证工作组等安全要求。

 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中心副主任朱巍认为:“安全标准的出台,将促进中国以网约车为代表的共享经济发展出新的安全观,通过行业自律方式减少恶性事件和纠纷的出现,保护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,更好地为城市安全出行服务。”

  当然,对于监管部门、平台和用户来说,要实现网约车、顺风车的安全管理依然任重道远。只有守住出行安全的底线,不断满足消费者便捷、舒心、差异化的出行需求,网约车平台才能行稳致远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 分享
评论 抢沙发
头像
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!
提交
头像

昵称

取消
昵称图片

    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