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年年初的时候,滴滴出行CEO程维宣布了一项三年计划,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目标,就是滴滴要在全球实现每天服务一亿个订单。如今时间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四分之一,但滴滴的订单数量离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。于是滴滴在前不久十多亿巨额补贴的基础上,最近一口气推出了多个主打低价的新产品,包括“青菜拼车”、“特惠快车”、“花小猪打车”等等,意在进一步吸引乘客,为滴滴司机增加收入的同时,也希望能够快速提升订单量。
但现实的情况显然有些出乎滴滴的预料。虽然在多方补贴的加持之下,司机加入滴滴热情不减,尤其是新的“花小猪打车”平台,据说在试运营的城市已经吸引了众多司机加入,但根据各地滴滴司机的反馈来看,订单量并没有显著增加,司机们的收入依然不如人意。如果说普通的中小城市由于网约车需求不大,不具有代表性,那么一线大城市的情况是不是要好得多呢?
近日,深圳和广州两大一线城市先后公布了网约车行业的运营数据,结果显示两地的网约车日均订单都已经不足10单,由于网约车增加过多过快,而导致的订单相对不足,司机收入下降,已经成为了大多数地方的普遍现象。根据深圳今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数据,该市已经核发网约车运营证超过6万余张,是巡游出租车的3倍,网约车日均订单只有7.75单,日均订单流水不足270元。也就是说,大多数的网约车只能勉强维持运营,也有不少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,因此该市仅今年第二季度就有3190辆网约车退出营运,前段时间有消息称大批滴滴司机扎堆退租退车,也实属无奈之举。
另外一个一线城市广州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。根据该市今年上半年的监测数据,网约车日均订单量只有大约9.12单,在有接单的网约车中,近60%的车辆日均订单低于10单,即使是日均订单量超过10单的网约车,其日均营收也只有500元左右,所谓的“月入上万”,哪怕是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,也只有极少数司机能够做到。因此,这两个城市都对准备新加入网约车行业的司机进行了提醒,希望他们谨慎入行,避免产生经济损失。
然而司机们的热情似乎并没有因此而减少,比如广州今年上半年就增加了9088辆合规网约车,笔者最近也收到了很多网友关于加入滴滴的咨询。这其中有因为疫情的影响,造成很多人就业难的因素,而更多的情况,则是受到了滴滴等网约车平台,以及它们的合作伙伴宣传的诱惑。尽管很多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已经下降了很多,甚至只能勉强维持生计,但一些平台依然以“时间自由、月入上万”来吸引更多的司机加入,让网约车单少车多的矛盾更加突出,确实有些令人难以理解。
不过如果站在网约车平台的角度,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滴滴等平台希望加入的司机越多越好。首先,乘客是网约车的最终付费方,乘客的打车体验是网约车平台持续发展的基础,平台车辆不足,乘客打车等待时间长,体验自然就差。相反,平台争取的车辆越多,就越容易调度更快更好的车辆给乘客,乘客的体验就会形成良性循环,给平台的订单就会更多。其次,平台是以订单抽成来获得收益的,只要订单数增加就可能有更好的营收,这时候司机的多少对平台收益影响不大。第三,如今虽然滴滴在网约车行业处于一家独大的地位,但这两年其他平台也发展很快,竞争越来越激烈,这时候谁抓住了网约车司机,也就抓住了乘客和市场。
虽然平台对于网约车司机的需求是可以理解的,但毫无节制地增加网约车数量,不但对现有的司机不利,也不利于平台的长期稳定发展。就像上面提到的两大城市,已经出现了订单明显不足,大家都“吃不饱”的尴尬情况,这时候如果平台再盲目吸引司机们加入,引起越来越多的司机不满和抱怨,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平台。因此就像滴滴最近也开始在一些地方,有意限制新的网约车加入,或者在派单上向合规的网约车倾斜,以逐步淘汰掉部分车辆。
当然,任何平台的最终目标都是盈利,因此它们是不可能主动把大量的网约车排除在外的,最终还得靠我们每一个网约车司机自己对自己负责。尤其是在现在的情况下还想加入网约车的司机,一定要密切关注当地网约车行业的最新动态,多角度客观地评估经营收益,在与租赁公司签订合同的时候,条款要看仔细。用很多滴滴司机的话来说,就是“谨慎入坑”。
暂无评论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