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很多垄断性质的平台都出现了抽成比例太高而饱受诟病的问题,比如各大外卖平台,美食团购等等;之前也出现过某车之家因为入驻费用越来越高引发4S店集体不买单的事情。滴滴作为网约车的独角兽平台也不例外,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算是汽车类的问题了,我觉得应该被细分到经济学的范畴。今天马头人想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短期内一定会出现车辆增多的情况
其实题主的问题问的还不够完整,是说短期内会出现这个现象呢还是在一个较长的周期内,同期有没有更大的平台竞争出现呢?我之所以要较这个真,是因为这会很大程度上的影响答案。
首先可以肯定地是,在没有其他竞争平台竞争的情况下,如果滴滴降低抽成比例,短期内一定会有更多地私家车办证开始运营。毕竟,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。只要利益够大,董事长都可以亲自开滴滴。早些年还没有网约车平台的时候,出租车供不应求,有些小地方确实出现过降低司机租车费用的情况,一夜之间涌现了一大批新手出租车司机。但是后来还有更有趣的事情发生。
一个时间段内的市场混乱
我们都知道,想要获得更大的利润就是拥有更多的消费者,现在老生常谈的把蛋糕做大就是这么一回事。但是网约车这个市场,其实蛋糕是一个固定的。一个区域内,每天需要打车的人就那么多,恶劣天气也就那些,每天上下班高峰只有两趟。即使司机再多,当需求饱和的时候,也就是所有需要打车的人都匹配了相应的司机,再多的司机能创造的价值总量也就不会再变化。
所以即使不告诉小伙伴们那个降低出租车准入标准的地方后来如何,大家也很容易想象,这个现象只是暂时的。越来越多的司机要来分这个已经固定的蛋糕,大家的利润就会越少,等到收入少到和高抽成是一样的时候,一些司机就会退出竞争的行列。事实上,上文中提到的那个方案也十分短命。
部分消费者成为短暂的受益者
这时候可能有些朋友会说,那么一些司机退出竞争后,还在坚持的司机收入不就上来了吗?当然不会啊,因为只要没到抽成比例和收入降低的那个交叉点,有人退出去就会有人涌进来。那么一定会有朋友想到了另一个点,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蛋糕做大啊,让那些没有需求的人也有需求。当然,这个点就是所谓的价格补贴。只要价格够低,一公里也可以打车,开车的坐地铁的都可以打车,如果是单向的乘客补贴,那么一部分消费者会成为短暂的受益者。
但是价格补贴不会是永久性的,从长时间来看,这个方案根本行不通。
平台提高抽成是必经之路
经常能看到商家和个人骂平台黑心,抽成比例太高,但是站在客观层面上,这是合情合理的。互联网时代,平台新展开的业务很多都是采用上文中提到的价格补贴思路。在用户数和日活量到达一定的时候,那些从资本市场里流出的钱必须还将回到资本市场。
补贴没有错,提高抽成也没有错。但是这个比例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达到共赢是个很复杂的问题,每个人都要从更宏观的层面上去看待。
综上所述,如果滴滴降低抽成,短时间内的确会有更多的私家车跑滴滴。但是一段时间以后,这个数量会趋于平衡,市场滴滴运营车辆的总数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,这个说到底还是经济学的问题。
暂无评论内容